立足教材建设 实现立德树人——第九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专题研讨特别报道(三)

2020-12-16 10:29:16

2020年10月16—18日,第九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在线上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英汉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

教材是教育教学实施的重要载体。为促进优质教材的建设与应用,本次大会的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东亚论坛主题特别设定为“英语教材编写与评价”,同时大会特别设置“课程思政与外语教材建设”专题研讨,两个论坛围绕外语教材的编写、使用与评价展开探讨,以促进外语教材编写者、出版者、使用者与研究者的交流,推动从不同视角对不同理念、不同类型教材的编写、使用等方面的研究,切实提高教材育人成效。

 

AILA East-Asia Forum: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东亚论坛(AILA East-Asia Forum)是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特别设置的专题研讨论坛,创设于2014年,每年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日本大学英语教师协会、韩国应用语言学学会轮流组织,以加强区域学术交流。今年第七届东亚论坛的议题为“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的5位学者围绕这一议题,就各自国家不同学段英语教材的开发与评估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本次论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金利民教授主持。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张虹、李会钦、李晓楠三位老师作为中方代表,做了题为“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s in English Textbooks and Its Application”的发言。三位发言人基于对当前教材中文化呈现的研究文献梳理,以及对四套大学英语教材和三套高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呈现分析,围绕“英语教材呈现了怎样的中华文化” “英语教材如何呈现中华文化”这两个核心问题,构建了一个多维的文化呈现形式分析框架,并结合具体单元实例,展示了该框架的实际应用及其对英语教材文化呈现分析的指导意义,探讨该框架在历时和共时的英语教材文化呈现比较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丰富和拓展英语教材的文化内涵提供思路参考,为跨文化教学、英语教材编写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日本玉川大学Masaki Oda教授以“The Socio-Politics of Appropriate ELT Materials: Cases from Japan”为题,从外语教学的地位和意义、英语教材中的文化价值和德性导向以及内容选材的“真实性”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因素对英语教材编写的影响,指出外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角色并适时调整教学材料和教学方式,为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材料,并确保这些材料的“真实性”,希望东亚外语教学专家能够意识到外语教材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动态发展关系,为教材编写和使用建言献策。

 

韩国西江大学Yo-An Lee教授做了题为“How to Determine the Nature and Amou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for EFL College Students?”的发言,探讨学术写作课程中教师如何通过有效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Yo-An Lee教授指出,阅读是学生知识输入和学术训练的重要途径,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材料的选取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为使学习效果最大化,教师应把握好阅读材料的数量,并给予学生阅读方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对同一材料的反复阅读实现知识内化和技能提升。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nYXtP9cuaApBibibfXauEsKgpfRumt8CkvuyXDeY7JSVXU12pTyl5epicE5BDic2sdEqrgjFGdennOEusiaVeXMkSg/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东亚论坛发言学者

 

课程思政与外语教材建设

             

外语教材作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组成部分,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本专题研讨聚焦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的外语教材编写与使用,基于实际案例探讨如何在教材编写和使用中有机融入育人理念、充分发挥教材育人功能,以期为新形势下外语教材的编写与使用提供启示。本次专题研讨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辑常小玲主持。

 

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莲教授从教材编写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视角出发,以《大学思辨英语教程 写作3》为例,采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探讨外语教材所承担的社会意义和应体现的思政意识,指出读写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既是建构写作知识、发展写作能力的过程,也是传递意识形态、价值养成的过程。随后,张教授结合具体教材单元,从感知、结构、思政三个视角说明了《大学思辨英语教程》在教材内容选择、信息组织、写作活动设计与使用方面所体现的思辨立场和所营造的思辨学习氛围。教材对思辨能力和价值导向的关注为外语类专业核心课程思政预设了“同向同行”的轨道。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应不断提升思政意识、自觉和能力,积极开展基于课堂的教材研究,使其思政教育潜势得以正确解读、挖掘并发挥作用。

 

西安交通大学陈向京教授以首套基于“产出导向法”(POA)编写的教材《新一代大学英语》为例,深入解读以POA理论为依据的教材编写理念及其对课程思政教学的促进作用。陈教授认为,“课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 其育人理念应有机融入教材编写与使用之中。“全人教育”作为POA核心教学理念之一,强调从教学到育人的转变,与课程思政理念高度契合,从教材编写之初就已被纳入考量范畴,作为教材编写的重要原则。同时,该套教材也实践了POA“学习中心” “学用一体”的教学理念,采用“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流程,以真实交际任务深化学生对任务意义的理解、对多元输入材料的批判性思考,以及对产出任务的内容、思想和语言准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润物无声的价值引领。

 

外研社高英分社大学英语部高阿敏主任从教材研发和出版的角度,以大学英语教材编写中的任务设计为切入点,基于《新未来大学英语》任务设计与修改实例,分享了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的外语教材编写与设计思路。《新未来大学英语》于2017年策划立项,是国内首批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编写的外语教材之一,从整体设计到细节打磨,均融入了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意识。任务作为教材设计的灵魂,其设计也应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引,反复论证,不断修改和完善,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增强任务的科学性、适切性与思想性,充分发挥语言任务在教材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该研究立足教材编写实践,增进了参会教师对教材设计过程的了解,丰富了教材研究的视角,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思政意识和责任担当,以及为实现教材育人使命做出的努力。

 

江苏大学吴鹏教授从教材使用者的视角,结合单元教学实例,分享了大学英语教材思政教育资源的挖掘与教学设计思路,回答了“挖什么” “怎么挖”这两个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吴教授认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颁布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教师可以此为依据,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在对教材编写理念和知识框架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现有主干教材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并按照课程思政核心诉求,通过主题框架下的话题组合、话题组合基础上的延展、话题延展基础上的升华等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在教师理解到位、把握得当的前提下,融论证识别、论证分析、论证评价和论证表达于一体的批判性讨论方法能够使“二次加工”后的教材内容切实达到思政教育目的。本校教学实践表明,这一方法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术交际能力。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1603683686(1).png

专题研讨三发言学者

 

两场专题研讨共同围绕外语教材的编写和使用研究,解读不同类型教材的编写理念,分享多元创新的教材使用策略,为推动研以致用,促进优质教材建设与应用,实现教材育人贡献学术智慧。